中国传统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,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。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、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、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、独创于世的。十二时辰计时历史悠久,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。
华夏先民早在西周时期,就开始使用十二时辰计时了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
时历APP,是一款以古人因天之序的自然观为基础,并汲取十二时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精心打造的产品。应用不仅为每个时辰设计了不同的显示方案,同时还备注了每个时辰的活跃经络,让我们可以轻松体验古人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!传统,再一次成为潮流。
时历APP,不仅拥有漂亮的手机桌面小组件,同时还支持苹果手表。
一起来体验华夏先民,因天之序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」的诗意生活吧!
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逍遥于天地之间,而心意自得,吾何以天下为哉!” —— 庄子
【十二时辰】
【子时】夜里11点到凌晨1点,是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。又名午夜、子夜、夜分、宵分、未旦、未央等。古时候以子正初刻(00:00)为一日之开始,夜子初四刻(24:00)为一日之终结。
【丑时】凌晨1点到3点。又名鸡鸣、荒鸡。从字面上来看,“鸡鸣”确有“鸡叫”之意,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、平旦以前的这一时段。如《诗经·汝日鸡鸣》:“汝日鸡鸣,士日眛旦。”古时鸡鸣而起,眛旦(天将明未明之时)而朝。
【寅时】清晨3点到5点。又名平明、旦明、黎明、早旦、日旦、昧旦、早夜、昧爽、旦日、旦时等。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,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,也就是我们现今所说的黎明之时。
【卯时】清早5点到7点。又名日上、日生、日始、日晞、旭日、破晓等。《诗经·桧风·羔裘》:“日出有曜,羔裘如濡。”,“日出”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。此时,旭日东升,光耀大地,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。
【辰时】早上7点到9点。又名早食、宴食、蚤食等。此时为古人吃早饭(朝食)的时间。
【巳(sì)时】上午9点到11点,临近中午的时候。又名日禺、禺中、日禺等。
【午时】中午11点到下午1点。又名日正、日午、日高、正午、亭午等。太阳运行到天空中央,即为正午的时辰。
【未时】下午1点到3点。又名日昃、日仄、日侧、日跌、日斜等。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。以中天为界,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。
【申时】下午3点到5点。又名馎时、日馎、日稷、夕食等。古人一般在此时吃第二顿饭。
【酉(yǒu)】下午5点到7点。又名日没、日沉、日西、日落、日逝、日晏、日旴、日晦等。
【戌(xū)时】晚上7点到9点。太阳落去,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。又名日夕、日末、日暮、日晚、日闇、日堕、日曛、曛黄等。
【亥(hài)】晚上9点到11点。夜已很深,人们已经停下各种活动,安歇入眠了。又名定昏、夤夜。
【十二时辰与经络养生】
【子时】胆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保证睡眠。
【丑时】肝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熟睡保肝。
【寅时】肺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深度睡眠。
【卯时】大肠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起床、排便。
【辰时】胃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吃早餐。
【巳时】脾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喝水。
【午时】心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小睡片刻。
【未时】小肠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吸收营养。
【申时】膀胱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多喝水。
【酉时】肾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稍事休息,不宜过劳。
【戌时】心包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散步、交流,保持好心情。
【亥时】三焦经当令。养生之道:入睡。
【十二时辰与十二生肖】
【子鼠】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,频繁活动之时,故称“子鼠”。
【丑牛】牛习惯夜间吃草,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,故称“丑牛”。
【寅虎】寅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,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,故称“寅虎”。
【卯兔】卯时天刚亮,兔子出窝,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,故为“卯兔”。
【辰龙】辰时一般容易起雾,传说龙喜腾云驾雾,又值旭日东升,蒸蒸日上,故称“辰龙”。
【巳蛇】巳时大雾散去,艳阳高照,蛇类出洞觅食,故作“巳蛇”。
【午马】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,每当午时,四处奔跑嘶鸣,故称“午马”。
【未羊】有的地方管此时为“羊出坡”,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,故称“未羊”。
【申猴】申时太阳已经偏西,猴子喜在此时啼叫,故为“申猴”。
【酉鸡】酉时太阳落山了,鸡在窝前打转,故称“酉鸡”。
【戌狗】戌时人们劳碌一天,闩门准备休息了。狗卧门前守护,一有动静,就汪汪大叫,故为“戌狗”。
【亥猪】亥时夜深人静,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,于是称作“亥猪”。